《周易》占卜是经过“观物”来“取象”的,《系辞》曰:
古者包牺氏之王全国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圣人有
以见全国之赜,而拟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谓之象。
这两段话论述了由六合万物到阴阳八卦的产生进程,“物”是天然、社会中客观存在的详细事物,“象”是对这些事物的摹拟、归纳,从“物”到“象”经历了“观”和“取”两个阶段。受《周易》“观物取象”思想的启示,刘勰提出了与之息息相通的艺术形象的刻画理论——“拟容取心”(《比兴》)。王元化说:“‘拟容取心’合起来的意思便是:刻画艺术形象不仅要摹拟实际的表象,并且还要吸取实际的含义,经过实际表象的描绘,以达到实际含义的提醒。”“观物取象”与“拟容取心”虽然一为易象制造办法,为艺术发明理论,但两者却有着内涵相通之处。易象制造不仅要有外表的形象性,更要有内容、含义上的归纳性和标志性,这样,“观物取象”就与“拟容取心”发生了广泛的联络。
首先,“观物取象”与“拟容取心”的出发点都是“应物象形”。物为象之本,象乃物之象,要在物中取象就必须体恤万物,师法天然,对各种详细事物和现象进行仰观俯察,远求近取,如此方能“拟其形容,象其物宜”,制造体现事物特征的易象。《周易》中的爻象和卦象都是在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中完成的爻象是卦象的根底,无论是八经卦还是六十四别卦都由阴阳两爻组成。关于阴阳爻象的取象问题,钱玄同和郭沫若两位都以为:这两个符号取象于男女两性的生殖器,是生殖崇拜时代留下的遗迹。这样说与《系辞》中说的“近取诸身”的取象办法是符合的,也符合初民推已及物的思想习惯。如果说爻象是调查人体、“近取诸身”的产品,那么八卦之象便是体恤天然、“远取诸物”的成果。古人基于对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八种常见的天然物象的长期调查,规划出八卦以标志这些事物,八卦与所标志的八物之间,都有必定的内涵联络,如天居上,其性刚健,故迭三阳以象之;地鄙人,其性和婉,故迭三阴以象之,其余六卦的取象也均有其客观依据,刘勰把《周易》“拟诸形容”、“象其物宜”(《诠赋》)的取象办法引进艺术发明领域,以为“体物为妙,巧在密附”(《物色》),提出了从体物到象形的艺术形象的发明理论。“岁有其物,物有其容;情以物迁,辞以情发”,天然物色是创造兴会的“皋壤”、“奥府”,所谓“物色相召,人谁获安”?艺术形象刻画的**步便是“窥情景色之上,钻貌草木之中”,对天然物象迸行仔细的调查,传神的描绘,尽可能形象地状物之情貌:拟物之形容。本着这一创造思想,刘勰对传统的比兴手法作了两个根本规定:
诗人比兴,触物圆览;
比类虽繁,以切至为贵。(《比兴》)
“触物圆览”是要对天然物色作全面的调查,“切至为贵”则要求在全面调查的根底上准确地表现物象。当然,艺术形象的刻画与易象的制造毕竞有所不同,所以,刘勰也不能停留在《周易》应物象形的理论上,而要对它作进一步的发挥,这种发挥便是《物色》篇论述的心物融合的理论。是以诗人感物,联类不穷;流连万象之际,沉吟视听之区。写气图貌,既随物以宛转;属采附声,亦与心而徜徉。
艺术形象是主体之情与客体之物相摩相荡的产品,艺术构思是物象、想象、情感综合一体的活动,艺术家在描写客观景物的气、貌、采、声之时,既要象形——“随物宛转”,又要抒发“与心徜徉”,失其一者,就不叫艺术思想活动。故《心机》曰:“思理为妙,神与物游”,“神用象通,情变所孕”。这就把《周易》“拟诸形容”、“象其物宜”的取象办法发展为《文心》“目既往还,心亦吐纳”的艺术论理。
其次,“观物取象”与“拟容取心”都既要拟容象形,又要取心附意。《周易》取象要“通神明之德”,“类万物之情”,这就要求取象时不仅要观貌,还要察理,并将抽象的事理寓于详细的卦象之中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中,有不少卦象已不再限于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摹拟,而是发明性地提醒了事物之间的运动改变联系,并以此标志人情事理,象《泰卦》便是典型的一例。《泰卦》的卦象是下乾上坤,全国地上。这与天然界天上地下,阳上阴下的实际情形正好相反,为什么会这样呢?《泰卦•彖》解释道:“六合交而万物通,上下交而其志同也。”便是说《泰卦》倒置六合位置是要阐明阳气下降,阴气上升,六合交合,男女媾精,从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道理。这一卦象用在社会人事上,标志了君臣上下取消原来的对立状态,互相沟通,情投意合的情况,就像《序卦》所说:“泰者,通也。”刘勰非常重视易象的这种标志含义,他在《论说》、《诏策》篇直接运用《兑卦》和《妮卦》的标志含义,阐明这两种文体的特点;在《情采》篇又将《诗经》“衣锦装衣”与《周易》“贲象穷白”并列起来,解释文学的情采联系问题;到《比兴》篇,刘勰便将易象的象形示理的特征融人“拟容取心”的艺术理论中,给艺术形象提出了提醒实际含义,反映事物本质,发挥社会效果的更高要求。在他看来,比兴的根本含义在于以详细的形象示理附意,托喻讽谏。
比者
